大多數潤滑油行業的人都了解,中國市場在過去十五年間快速成長,已經趕上長期居于世界首位的美國市場。
不過對于如今哪個市場是************大市場仍存在爭論。
根據柯萊恩公司(Kline & Co.)咨詢師的計算,中國目前是世界第二大潤滑油市場,但預期將在 2020 年超越美國成為************大市場。
然而,德國福斯潤滑油公司則有不同的計算結果。該公司認為中國 2014 年的潤滑油市場接近 700 萬噸,已經超越美國的 600 萬噸,兩者都不計海洋石油。
“如果我們計算合格的潤滑油市場,[中國]應該是位于美國之后。但在中國,‘灰色油品’也擁有很大的市場,加上這個市場,中國毫無疑問是世界******的市場,”。灰色油品指未達到中國國家標準的潤滑油,包括壓縮機油、發動機機油和鐵軌潤滑油等多種產品的標準。
這些產品一般由小公司生產,通常供廣闊農村地區的拖拉機和摩托車使用。
中國各行業的公司已經學會如何回避中國國家標準。近期大眾公司出現柴油機尾氣排放測試作假丑聞,中國媒體報道稱,尾氣測試作假幾乎是中國柴油車生產商的潛規則,目的是符合中國制定的柴油車排放標準。
盡管對于中國是否已超越美國潤滑油市場仍存在爭論,但分析師在未來哪個市場規模更大方面達成共識。許多分析師認為美國市場中的潤滑油需求平穩,且未來可能會有所萎縮。相反,許多公司預計中國市場中的潤滑油需求將繼續增長。
根據中國政府智囊團中國社會科學院的統計,中國經濟持續衰退,預測 2015 年 GDP 增長率為 7%,比 2014 年下降了 4 個百分點。金融機構也下調了對未來幾年中國 GDP 增長率的預測。例如,高盛公司預測其 2016、2017 和 2018 年的增長率將分別下降為 6.4%、6.1% 和 5.8%。
然而,弗若斯特沙利文公司中國分公司(Frost & Sullivan China)的全球合作伙伴 Neil Wang 表示,這些公司實際上有戰略性眼光,選擇現在進入市場是明智的決定。他表示,在放緩的經濟形勢下,潤滑油需求會在不遠的將來保持穩定,其主要原因有兩個。
“盡管增長速度減緩,但汽車業和大型制造業等下游產業仍然維持著增長,”Neil Wang 表示。此外,由于中國人可支配收入不斷增長,以及大面積的道路基礎設施建設,汽車數量將繼續增長。
的確,中國家庭繼續將汽車視作一項必需財產。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14 年中國的汽車數量 7,590 萬輛,同比增長 18.4%。該協會預測 2015 年中國人會購買 1,250 萬輛汽車。
Wang 認為另一個原因是扶持政策。例如,正在起草的第 13 個五年計劃(2016 至 2020),要求制造業積極從目前的勞動密集型、數量導向型模式轉變為自動化、機械化模式并更加注重質量。
同樣,中國政府繼續鼓勵使用以電動汽車為主的新能源汽車,并出臺相關政策,如免除部分型號汽車的購置稅,并要求至 2016 年底,地方政府購買的汽車中必須有 30% 為替代能源汽車。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還發起了備受矚目的計劃來促進地區經濟增長。這些計劃包括“一帶一路計劃”以及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成立,其目標是促進亞太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