謬論一:頻繁洗車能使車漆變新
洗車不宜頻繁,頻繁洗車會加速漆面氧化。一般情況下,一周洗一次車最好。如果遭遇了灰塵、 泥濘、大雨等,車主應盡快洗車。而車輛長時間不洗,由于雨水、空氣中的酸性成分,以及鳥糞、灰塵等有害物質的侵蝕和附著,會加速漆面的老化和損壞。
謬論二:打蠟封釉疊加的保養效果更好
有些愛車心切的車主單純的認為同時使用打蠟封釉可以使保養效果更佳,但常常事與愿違,因為保養劑是營養最高最濃縮的產品,重疊使用會讓車漆不堪重負。而且很多產品在配方和功效上都有差異,可能互相抑制。
謬論三:用力按摩幫助車漆更好地吸收保養品
汽車雖說是塊鐵壁,可是車漆卻十分珍貴,輕輕按摩也能使保養品滲透到漆面中。若十分用力按摩反而會讓漆面變得不易吸收,力道過了會讓漆面摩擦加重,有可能引起色素沉積。
謬論四:拋光會讓漆面變薄變脆弱
很多人都擔心拋光后會讓“肌膚”變薄變脆弱。其實,拋光時,高速旋轉的拋光輪(圓周速度在20米/秒以上)壓向工件,使磨料對工件表面產生滾壓和微量切削,從而獲得光亮的加工表面,當采用非油脂性的消光拋光劑時,可對光亮表面消光以改善外觀。另外,拋光后在配合蠟、釉、鍍晶這些產品對車漆有修復作用。所以,拋光時一定要找一家靠譜的汽車美容店。
謬論五:高端的產品線只適合進口車
高端的產品線往往投入了更多的科研力量或使用了更甄選的選料,而產品的定位以及價格也不能成為與適用車型掛鉤的標準,最重要的還是要看車主的意愿。無論進口車還是國產車,只要加以養護都可以開起來得心應手。
謬論六:新車不用做鍍晶
這種觀念是錯誤的。車漆氧化從汽車出廠時或者在與空氣接觸的那一刻就已經開始了,這個進程同使用環境都有很大的關系。在輕度氧化的狀態下對車整體的美觀等影響不大,但到中度氧化時不但車漆色澤會明顯變暗,更會使愛車一眼就被認定為“舊車”,而使其價值大降。 到深度氧化時車漆的化學結構會遭到破壞,使它的柔韌性和附著力大大降低,車漆熱脹冷縮時就會出現龜裂、起皮等現象,最終完全喪失其裝飾和防護性能。
謬論七:貼膜時前擋膜側擋膜可通用
如果你到正規的汽車美容店一定會發現,前擋膜和側擋膜是分開的,并且前者價錢也遠遠高于后者,這是因為前擋膜透光率高于70%因此能夠很清晰的看清外面的事物。
而側擋膜對陽光熱量的阻隔率比較高,可有效的降低陽光照射,保持車內的溫度,使得車內溫度變化比較穩定有效的降低油耗。所以,給愛車貼膜時前擋膜側擋膜可不能通用哦。
謬論八:洗車一定要漆面有干澀的感覺才罷手
如果你認為洗車之后漆面有干澀的感覺才是真的洗干凈,那就大錯特錯了。洗車之后有干澀的感覺,是因為車漆表面的皮脂被大量剝奪,而漆面內部的間質物質也會流失,反而不利于汽車。洗車時,只要注意不要用強酸強堿性(洗衣服、洗潔精)就可以。
謬論九:質地越油膩厚重的鍍晶液越滋養
質地并不能決定產品的效果,很多時候只做賣相考慮,比如用大分子膠質來增強產品的濃稠感,或用大量油脂來讓鍍晶液顯得更滋潤。所以購買時不僅要看質地,也要看產品的成品。
謬論十:沒用完的蠟只要在標注的使用期限內也能用
只要還在使用期限,開封很久的蠟也照樣能用?這絕對是大錯!產品在開封之后最好在3個月內使用完畢,這不僅是出于衛生的考慮,更大程度上是為了防止活性成分比如抗氧化物質失效,影響保養效果。因此特別要建議車主,盡量不要購買大克數的蠟以免用不完。最好還是到正規的汽車美容店進行打蠟呦。